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宁波站 > 中考报考 > 家长头条 > 正文
来源:中考网整合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9-07 18:02:56
看点:8月14日是世界“慰安妇”纪念日,由郭柯指导的纪录片《二十二》在当天上映。如果单看电影名称,或许不会有人想到,这是一部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片子。五年前,郭柯还拍过一部同主题的纪录片《三十二》。纪录片以数字为片名,是反映拍摄此片时,在中国大陆幸存的慰安妇数量。到影片上映时,仅剩9名慰安妇还活在这个世界。五年间,这一数字从32下降到22再到9,郭柯在跟时间赛跑,也是在跟历史的真相进行较量。
历史从来不是用来消费的,这一沉重的历史主题注定了影片票房并不会太高。然而,当亲历者把观众建立起来的宏大历史叙事肢解成一个个生活场景,还原成一名名鲜活的普通民众时,我们不禁反思,我们该怎样回忆历史?是教科书上的年份、地点、人物、事件和意义吗?是胜利者对过往的洗白吗?还是刺痛抑或温存你内心的记忆?
如何给和平时代的孩子讲述苦难?
学习历史需要与现实结合
“不了解历史的人必定会重复历史的错误。”在现实的历史学习中,这句话的力量被低估了,因为很少有人会把历史跟现实结合起来。虽然发生在特定时刻的历史时间是不会重演的,但事件的促成因素以及演进规律却是亘古不变的。
发生在1781年1月17日的考彭斯战役是美国革命中最重要的战役之一,但是其重要性往往被忽略,因为它实在规模太小了。战役本身体现了管理与组织的重要性。如果这场战役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许可以为美国参加的越南战争提供一些思路。
考彭斯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尽管美军在人数上更胜一筹,但多数为民兵,缺乏作战经验。民兵没有受过正规训练,面对作战经验丰富的英军显得明显底气不足。
丹尼尔·摩根准将考虑到了这一点,并把不足转变成优势。当然,摩根准将还有其他的作战策略,这里只是举其中几项说明。
首先,他计算出这些民兵在逃跑前有足够时间进行两次全面射击。于是,他要求民兵先进行两次射击再逃跑。当民兵知道他们可以逃跑时,便大大减少了恐慌感。
其次,利用民兵逃跑会降低团队作战士气这一要害,摩根准将让民兵逃跑给英军造成军队溃散的假象,成功诱敌深入。等英军追过来后,等待他们的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骑兵。
由于民兵的逃跑并非是处于恐慌,而是事前安排,所以他们本身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他们跑到战场一侧,重新组队,对正在战斗的部队进行补充。民兵的“回归”给了英军致命一击。
目前的历史教学很少把历史与现实相连接。从老师个人的角度讲,他们或许只是喜欢历史本身,抑或考虑到学生经验有限,难以展开更多内容的融合。但如果没有连接,历史便失去了意义,成为一个个用来消遣的“故事”和应试的武器。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