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网
宁波站
快捷导航   宁波中考政策指南   2018宁波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小道消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宁波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2014临近中考,初中语文备战三部曲(2)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糖糖2014    2014-04-23 18:47:29

说两句


  •   4、我们也常常读古人的故事和诗文,但往往如过眼云烟。读完此文后,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怎样的品读名人的方法?(4分)

      这道题看似开放,其实,也有它的限制。我把这道题翻译成一个通俗版的,大家请看:“作者品读名人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请你说说他是如何品读名人的,对照他的品读方法,再说说你过去是如何错误地品读名人的,以及你以后要如何按照作者的方式来品读名人。注意哦,这道题有4分,说明答案有两个或四个要点咯,请对应作答。”这样一翻译,题目的要求就明确多了,但命题人能这么出题吗?显然不行,这得靠我们自己读出来。

      读到这个份上,应该说,题目才叫基本读好了。下面,我们还要在“读好题目”的基础上,来“读好文章”,辅之一定的答题技巧,阅读题的解题应该就会有一个很大的提高了。这些要留到下次再讲了。你何不试试,像我上面演示的那样,来读一读自己做过的阅读题题目呢?


      第三部曲不是阅读没做好,只是阅读没读好(下)

      从【初中语文学习方法漫谈②】开始,我简单谈了谈做阅读的基本方法,我也谈到了我对做阅读题的一个核心观念:不是阅读没做好,只是阅读没读好。怎样才算把阅读读好呢?我认为,至少有两个方面的要求。第一,是读好题目,也就是把题目的解题信息进一步细化、具体化,以指导自己解题,这是上篇帖子的主题。第二,是读好文章,这是本篇帖子的主题。

      有的朋友或许会说,这“读好题目”还好理解,也就是弄清楚命题者的考查意图罢了。这“读好文章”,岂不是更玄乎?的确,大家说道读文章,便老是拿哈姆雷特说话,意思是,各人心中都有个哈姆雷特,读文章这种事,全凭个人感念,何以说谁“读好”了呢?我十分支持这种观点,但这只是私人状态下的阅读,作为考试中的阅读,我们必须在一定的规则下读文章。下面,我谈点个人意见:

      一、破除文体观念,用最呆板的方法阅读

      我们现在讲阅读也好,做阅读也好,很注重文体因素,通常会把文章分成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散文、小说等等。这种分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就武汉市今年的中考命题趋势,以及高考语文的命题风格来看,文体因素对阅读题命题的干扰在慢慢减弱,题型因素才是阅读题命题的核心。简单来说,不管找那种文体的文章来考阅读,文体范畴的问题已经不是考查的核心了,关键是拿主观题来考,还是客观题来考,以及题型所含带的对阅读能力的要求是什么——这才是考查的核心!有心的家长可以看看今年武汉市的两套调考题,四篇阅读,考了四种文体的文章,可见,那种以文体因素为导向的训练,在初二以后,特别是初三以后,是可以稍作调整的。

      回到我要讲的这个问题的后半点,我们要破除文体观念,要用最呆板的方法阅读,什么事最呆板的阅读方法呢?我把它称为“步步为营法”。大家看“步步为营”这个词,它的意思是: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道营垒。具体到阅读过程中要怎么做呢?我的想法是:每读完一段(即使这一段只有几个字,或一句话),就在段落左侧或右侧的空白处写下这一段的主要意思,如果这一段有现成的中心句(或者这一段的字数很少,只有几个字,或一句话),那就直接画下来。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再解释一下:

      (一)帮你成功抵御“遗忘曲线”。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研究发现,遗忘在学习之后立即开始,而且遗忘的进程并不是均匀的。最初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缓慢。他根据这一判断,研究推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记忆遗忘曲线。很多同学在第一遍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是十分清晰的,但读过之后,特别是把题目看完以后,回头再想想文章,就忘了六七成了,做题时,心里就发慌了,再读一遍,心里又烦又没有时间了,这就是“遗忘曲线”在发挥作用。“步步为营”就是在阅读的过程中沿途做标记,如同在森林里行走边走边留下标记,以防自己迷失方向一样。这些标记不一定要像老师上课时做段义归纳那样严谨规范——只要摸准该段大体意思,或者画一画该段的关键词句就好,能让自己看懂,能够迅速激活自己先前阅读时的感受和记忆就可以了,免得自己忘了先前所读的内容,或者造成一种阅读记忆上的迷失和烦躁。

      (二)帮你快速锁定“关键区域”。任何一套阅读题都不可能把文章里的所有内容考完,甚至,所有的题目都只是集中考查了文章的某一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文章中的有些段落,并没有太多实际价值。因此,用“步步为营”的办法,你可以在掌控各段落主要意思的前提下,总揽全局,结合我之前讲到的“读好题目”的做法,按照题目的指示,快速找到阅读题考查的“关键区域”,再进行深入阅读,然后组织答案,这样,效率就高多了。此外,“步步为营”归纳各段落主要意思的做法,有助于我们全面提炼文章的主旨和中心观点,这也是阅读常考的一种题型。

      二、建立题型观念,用最聪明的方法阅读

      前面拉拉杂杂讲了“步步为营”法,看似繁复,其实,操作起来并不难,属于“体力活”的范畴。关键是要跳出文体干扰,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现在,我们讲一个相对偷巧一点的方法,叫做“因题入文法”。我来解释一下,所谓“因题入文”,就是要从题目的角度去读文章。大家可以结合我上一篇讲“读好题目”的帖子来看,“读好题目”就是要弄清楚命题者是如何理解文章的,按照他理解文章的角度来读文章。比如,命题者在问题里提到“文章从三个方面如何如何”,很显然,文章的主体部分就要分为三大块了。这样的例子,我就不罗嗦了,大家可以在平时的应试过程中找出很多相应的例子。

      今天,我讲了两个方法,分别是“步步为营法”和“因题入文法”,这两个方法一前一后,配合起来,效果更佳。有兴趣的同学不妨结合我这两次谈阅读的帖子里的一些方法试一试,切实做到“读好题目”和“读好文章”,做题不在多,在精,一段时间后,定有提高。

        相关推荐:

        宁波家长支招中考英语各题型答题技巧

        宁波初中语文1-6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总结

        面临中考,家长支招如何排解考生心理压力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模拟

    中考说明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宁波中学

    效实中学

    鄞州中学

    兴宁中学

    镇海中学

    北仑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