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网
宁波站
快捷导航   宁波中考政策指南   2018宁波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小道消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宁波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2015年中考必备:中考现代文复习资料大全(5)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整理    2014-07-16 15:37:44

说两句

  •   
        8、关键句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①点明题旨的句子;②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③总结全文的句子;④起承转合的句子(如相互照应的句子和起承上启下作用的过渡句);⑤运用各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如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反语、设问、反问,特别是引用的句子)。
       
        理解关键句子主要是指能体味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喜怒哀乐、褒贬态度及思想倾向等。同时要理解句子在文中的功能、作用、特点。
       
        指明语句所用的写作方法:
       
        一定要注意文体特征和名词使用的准确性。
       
        社会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
       
        1、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
       
        2、在回答时必须结合当时当地的时代背景,指出文段中环境描写的相关语句揭示了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自然环境描写(景物描写)句的主要作用:
       
        1、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季节和环境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
       
        3、渲染气氛;
       
        4、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心情、感情);
       
        5、突出、深化主题。
       
        句子在文章结构上的作用分析:
       
        1、对上文(或全文):照应上文、首尾呼应、总结上文(或全文);
       
        2、对下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
       
        3、对上下文:承上启下(过渡)。
       
        句子比较分析题:
       
        常见题意:原句换成改句行不行?或原句与改句哪个好?
       
        答题方法及步骤:
       
        1、表明观点(行不行,哪个好);
       
        2、分析原句优点;
       
        3、分析改句缺点。
       
        用自己的话回答问题:
       
        1、这种题目往往就是限定不能直接原文中的语句来回答,从另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暗示你原文中有相关语句,所以你首先应该找出原文中的相关语句;
       
        2、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将原文中的语句变成自己的话,可以采用下列方法:
       
        ①概括大意法,适用于原文相关句子较长的情况;
       
        ②翻译句子法,适用于文言文语段;
       
        ③解释重点词法,适用于原文语句中有生僻词;
       
        ④变换句式法,适用于原文使用的是疑问、设问、反问的语意未能完全明确的句子,而题目又要求作出明确表达的情况。
       
        文段中主人公的判断:
       
        原则:必须依据本文的主题。
       
        例如:《变色龙》——奥楚蔑洛夫。
       
        散文(包括杂文、通讯、一般记叙文)中的“我”等于作者本人;而小说中的“我”不等于作者本人,而是作者在生活的基础上通过虚构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
       
        评价作家作品:
       
        1、应以对作家、作品的进步性作肯定性评价为主;
       
        2、对作家、作品的局限性应点到为止,重点在于历史局限性。
       
        给文段拟题:
       
        1、看开头、看结尾、看中心句、看过渡句、看反复出现的句子。、
       
        2、语言要求简练,一般在6个字左右。
       
        根据阅读短文的感受谈自己的看法或体会:
       
        1、用第一人称;
       
        2、采用1+2或1+3的形式,先用一句话概括出自己的看法或体会,再用两三句话谈谈理由,可以摆事实、也可以讲道理,如题目有相关要求,还要注意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
       
        根据语境,补写心理活动:
       
        1、必须用第一人称;
       
        2、必须仔细研读具体语境。
       
        根据短文提出的观点补充举例:
       
        1、可举名人事例,有更大的说服力,并能展示出自己的知识面,但一定要写准确人物、事件,切忌张冠李戴。
       
        2、也可举凡人事例,可以编造,但要注意具有真实感,切忌过于夸大,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胡编乱造的。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模拟

    中考说明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宁波中学

    效实中学

    鄞州中学

    兴宁中学

    镇海中学

    北仑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