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网
宁波站
快捷导航   宁波中考政策指南   2018宁波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小道消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宁波站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正文

高一新生暑假期间必学必知的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4-07-03 16:02:06

说两句

  •     宁波中考网讯 2014宁波中考结束了,孩子们暑假可以准备哪些高中知识的学习呢?小编整理了一些高中语文的答题公式,供大家参考。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散文),埋下伏笔(记叙类文章),设置悬念(小说,但上海不会考),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散文);深化主题(记叙类文章文章);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类文章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
       
        (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概括归纳
       
        1.记叙类文章: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类文章: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类文章: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七)表达技巧
       
        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查看原帖并参与讨论:高一新生暑假期间必学必知的高中语文答题公式

        编辑推荐:

        新高一的家长在暑假期间为孩子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过来人告诉你怎样做好暑假学习生活安排

         准高一生进入8月后要收心做好高中规划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模拟

    中考说明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宁波中学

    效实中学

    鄞州中学

    兴宁中学

    镇海中学

    北仑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