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中考网
宁波站
快捷导航   宁波中考政策指南   2018宁波中考大事记   历年中考分数线   热门中考资讯   小道消息   历年中考真题及答案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重点高中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宁波站 > 中考报考 > 中考政策 > 正文

2013年宁波中考保送推荐生和定向招生工作的通知

来源:宁波教育局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4-03-19 16:36:23

说两句

  •    2013年宁波中考保送推荐生和定向招生工作的通知


        海曙、江东、江北区、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局,各直属学校(单位):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推动初中学校均衡发展,促进普高整体发展,选拔优秀学生,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引导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根据《关于做好 2013年宁波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和高中段招生工作的通知》(甬教基〔2013〕82号),经研究,现将2013年宁波市教育局部分直属普高保送推荐和定向招生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部分直属公办普高保送推荐生招生事项

      (一)保送推荐招生计划

      宁波中学、效实中学招生计划数的45%部分,宁波二中招生计划数的30%部分,宁波三中、李惠利中学、宁波四中各1班,实行学业考试前由市区(这里专指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宁波国家高新区,下同)初中学校保送推荐、统一测试方式录取。

      (二)保送推荐范围

      市区所辖各初中(含民办学校)。

      (三)保送推荐指标分配方式

      保送推荐招生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数(不含择校生、借考生、非浙江省籍考生)为依据,市教育局将保送推荐名额分配到各区。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将85%左右名额按报名数大致均等地分配到各初中学校,另15%左右名额根据初中学校规范办学行为及办学水平等情况统筹分配。各区名额分配方案须经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备案后再行下达各初中学校。要进一步规范初中办学行为,对2012学年初一年级分快、慢班的初中,一经核实,削减该校当学年度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和宁波二中30%保送推荐名额,被削减的名额区内学校统筹分配。

      (四)保送推荐条件

      被保送推荐学生必须为符合报考高中段学校条件的非择校生、非借考生,且在市区所辖初中就读,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第为2A2P及以上的省内(含港、澳、台)户籍学生,同时还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初中阶段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或市级优秀学生干部;

      2.初中阶段连续两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或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或在学雷锋等公益活动方面有突出表现而被学校嘉奖并有荣誉证书;

      3.学习刻苦努力,文化课成绩优秀,名列全年级前茅的学生;

      4.在初中阶段获得市级以上教育部门举办的体育、艺术、科技、劳技、计算机等项目竞赛的一、二等奖者;

      5.在小发明、小创造及其它方面有特殊才能并取得一定成绩者。

      (五)推荐与志愿填报办法

      1.在市教育局确定的保送推荐条件的基础上,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本区域实际和学校办学水平综合确定具体的推荐办法,并加以指导和监督,初中学校细化执行。

      2.初中学校在制订具体的实施办法时,主要根据初中后三个学期的学生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确定被推荐学生的资格。

      3.符合推荐条件的学生在征得家长同意后,向所在班级班主任提出申请。班主任会同任课教师,在听取所在班级班委会意见的基础上提出候选人名单,经校长办公会议(或校行政会议)讨论后,确定推荐学生名单。

      4.被保送推荐学生填写《2013年宁波市直属普高保送推荐表》(附件1),学生只能选报6所学校中的1所学校,兼报无效。各校推荐学生数不得超过指标数,其中推荐至效实中学、宁波中学、宁波二中的学生数按各区教育局下达的指标数执行,推荐至宁波三中、李惠利中学、宁波四中的学生数,按毕业班数 (每班1人)分别下达推荐指标,学校、班级之间不得调剂。保送推荐生填写志愿必须规范,涂改作废。各校应尊重学生意愿,不包办代替。

      5.学校在推荐上报前必须将被推荐至各普高的学生名单及基本情况在校内和校园网上张榜公示5天,接受师生、家长和社会的监督。

      6.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对所辖初中学校推荐的学生进行资格审查。5月18日之前,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汇总上报本辖区《2013年宁波市直属普高保送生推荐表》(附件1)、《2013年宁波市直属普高保送生汇总表》(附件2)。

      7.保送推荐录取综合素质测试由市教育考试中心统一命题,各招生学校按中考要求自行安排试场及考务工作。

      (六)录取办法

      1.5月26日,保送推荐生须参加综合素质测试,时间为下午1:00—2:30,理科综合(数学、科学),分值为150分;下午3:00— 4:30文科综合(语文、英语),分值为150分,命题范围参照《宁波市2013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说明》,难度系数控制在0.60以上,未参加测试视作自动放弃保送推荐资格。

      2.保送推荐生实行提前录取,宁波中学、效实中学、宁波二中对初中学校推荐的学生录取率不低于85%,录取时适当向薄弱学校倾斜;宁波三中、李惠利中学、宁波四中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已被学校录取的保送生不再参加6月14-15日举行的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学生毕业成绩由初中学校结合学生平时情况综合评定。未被录取的保送推荐生转入正常中考招生程序。

      3.各招生学校组织力量批阅试卷,登分立册,划定录取分数线,提出录取名单。招生学校在录取保送推荐生时,有剩余名额的,归入下阶段招生计划内。

      4.各招生学校将录取名单于5月29日前上交市中招办,经审批后,由招生学校在学校网上发布录取信息。

      二、部分直属公办普高定向招生事项

      (一)定向招生计划

      宁波中学、效实中学招生计划数的20%部分,宁波二中、宁波三中、宁波四中、李惠利中学、华茂外国语学校公办班招生计划数的30%部分,惠贞书院招生计划数的25%部分,实行学业考试后面向市区初中学校定向录取。慈湖中学招生计划数的25%部分面向江北部分初中学校,实行学业考试后定向招生。

      学业考试后定向至慈湖中学人文素养实验班、四明中学魏书生实验班、万里国际学校科学素养实验班,名额不分配到初中学校,面向市区全体学生招生,各招收40人。

      (二)定向招生范围

      市区所辖初中(含民办学校)。

      (三)定向招生指标分配方式

      定向招生以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数(不含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非浙江省籍考生、借考生)为依据,市教育局将指标分配到各区教育局。各区教育局将 85%左右定向招生名额按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报名数(不含不符合报考条件的非浙江省籍考生、借考生)分配到初中学校,另15%左右名额根据初中学校办学水平及规范办学行为等情况统筹分配,名额分配方案经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核定后下达各初中学校。

      (四)定向招生条件

      定向招生对象为符合初中升高中报考条件,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等第为1A3P及以上的在市区所辖初中就读的学生。

      (五)定向招生志愿填报办法

      学生根据学业考试评估成绩,填写2个志愿。具体按《宁波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段学校招生考试及招生工作的实施意见》(甬教基〔2013〕83号)公布的办法执行。

      (六)录取办法

      定向招生实行中考后第一批次录取。根据定向至初中学校的名额,中招办在填报志愿的学生中,从高分到低分,按照某普高计划招收定向生人数的 150%,从高分到低分划定该招生校定向招生分数线,凡成绩在定向生录取分数线以上的,按各初中分配的名额择优录取。若某初中学生定向录取人数达不到分配至该校人数60%的,可一次性下浮5分,作为该校录取分数线,从高分到低分录取,如录取人数达到分配至该校人数时,则不再录取。招生学校在录取定向生时,如有剩余名额,则归入该校下阶段招生计划内。

      慈湖中学人文素养实验班、四明中学魏书生实验班、万里国际学校科学素养实验班实行在市区范围内填报志愿的学生中,从高分到低分,依照招生学校公布的招生办法由中招办统一录取。

      三、其他校内定向、合作办学的普高定向招生事项

      (一)宁波外国语学校、惠贞书院、万里国际学校中学、华茂外国语学校等完全中学继续实行初中毕业生校内定向升入本校高中政策。

      (二)根据《关于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建设的意见》(甬教基〔2012〕460号)中“允许有条件的高中开展基于初、高中升学直通车的育人模式试点”要求,宁波外国语学校面向效实中学、兴宁中学面向宁波中学试行初、高中升学直通车的育人模式试点,规模各为一个班。

      四、几点要求

      (一)普高招生指标分配到校工作是我市高中段招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中段招生考试与招生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这项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各校务必高度重视,要将有关政策及时、准确地传达到广大教师、学生、学生家长,认真做好宣传和推荐工作。

      (二)各区要在局中小学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集体研究工作方案,并于4月30日前在区内教科网上予以公布。各初中学校要制订实施方案并公示。各项工作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透明度。

      (三)各校不能通过反复模拟考试、成绩排位的简单方法产生保送推荐学生。

      (四)本着谁招生推荐谁负责谁解释的原则,招生推荐学校要切实按规则行事,杜绝不正之风,对在招生工作中发生的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事件,一经查实,追究学校领导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并取消有关学生的录取资格

        相关文章:

         2014宁波中考统招录取第二比第一志愿降3分投档

         2014年宁波慈溪中考政策抢先知

         2014年宁波中考政策八大变化

       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百万名校真题直接下载!>>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热门推荐

    热门专题

    • 2023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3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3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3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2023中考特别策划

    [2023中考]2023中考分数线专题

    中考报考

    中考资讯

    中考政策

    志愿填报

    中考体育

    中招计划

    中考分数线

    中考备考

    中考真题

    中考模拟

    中考说明

    中考作文

    中考复习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重点高中

    宁波中学

    效实中学

    鄞州中学

    兴宁中学

    镇海中学

    北仑中学

    初中试题库

    期中试题

    期末试题

    月考试题

    单元测试

    模拟试题

    中考压轴题

    工具大全

    中考报考时间

    中考分数线

    中考成绩查询

    中考满分作文

    中考志愿填报